地区详情

基本信息

  • 名称: 栖霞区
  • 拼音: qixia
  • 级别: 区县级
  • 类型: 市辖区
  • 隶属: 南京市
  • 行政代码: 320113
  • 面积: 395.00 平方公里
  • 人口: 98.78 万人
  • 人口密度: 395.00 人/平方公里
  • 邮政编码: 210046
  • 区号: 025
  • 车牌代码: 苏A

地区概况

+查看详细栖霞区概况>>

地区简介

因境内的栖霞山得名。栖霞取自“饵霞栖云”一语,本指修仙成道,后被隐士喻超尘脱俗。南齐时山上建了栖霞寺。山随寺名,故称栖霞山。

栖霞寺
栖霞寺
栖霞山风景区
栖霞山风景区
栖霞寺
栖霞寺

历史沿革

1934年10月,于燕子矶一带设南京市第九区,于孝陵卫一带设南京市第十区。

1939年1月,改称为燕子矶区和孝陵卫区。

1945年,复称为南京市第九区、第十区,并扩大辖区范围。

1949年1月,划出燕子矶区八卦洲,设南京市第十四区。

1949年5月,撤销第十四区,并入第九区。

1950年6月,改第九区为第八区,改第十区为中山陵园区,并调整辖区范围。

1953年7月,句容县龙潭镇和江宁县尧辰、石埠、衡阳、仙女、新合、栖霞6个乡镇及摄山乡、三阳乡部分区域划入南京市,新建第九区,区人民政府驻栖霞镇。

8月划第八区八卦洲的七里、上坝、中桥、下坝、巽离5个乡划归六合县。

1955年8月改第八区为燕子矶区,改第九区为栖霞区。

1956年2月,江宁县龙永乡、三阳乡和句容县东阳乡划归栖霞区,六合县八卦洲5个乡复归燕子矶区。

1958年11月,并入南京市郊区。

1960年9月,撤郊区,分属鼓楼、玄武、下关3区。

1963年,复设燕子矶区、中山陵园区和栖霞区。

1965年5月,燕子矶、中山陵园区并入,治在栖霞镇(1968年迁至板仓镇,1971年5月迁至尧化门)。

1970年1月划出马群、紫金山、玄武湖3个公社和孝陵卫镇,新设南京市钟山区。

1975年中山区并入栖霞区。

名称沿用至今。

地区荣誉

+查看更多栖霞区荣誉与相关排名>>

地区图片

下级地区